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努力打造全州西部协同发展重要节点,以优异成绩展现金沙江畔别样风采。白玉县组织开展2024年新闻战线践行“四力”主题采访行动。分三个小组,深入昌台、盖玉、河坡、中区片区,围绕党建引领、新质生产力等十大主题,开展“蹲点式”采访报道。白玉县融媒体中心特别开设【打造全州西部协同发展重要节点】专栏,生动展现白玉各地欣欣向荣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。
余秋雨形容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神态共同体,它通过积累和引导,创建集体人格。作为康巴文化发祥地之一的白玉,文化资源丰富、潜力深厚,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沙马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。今天,我们一同来感受这独属于沙马的文化浪漫。
沙马乡德拖村,被誉为“萨玛王朝”的起源之地,历史篇章记载。1261年,元世祖忽必烈委派大臣答失蛮于青藏高原布设驿站,其中心点卓多桑珠由沙马王噶氏后人益西桑波掌管。益西桑波之子四郎仁青,深得帝师八思巴赏识,受封“沙马东本”,并在德托村创建了“萨玛寺”。1263年,此地正式设立“亦思马儿甘万户府”,开启“萨玛王朝”辉煌时代。
初见洛珍塔英,一张年轻的面孔上,眼神赤诚且坚定。他指着远处的一片山坡,向大家介绍着距今七百多年的萨玛王朝遗迹。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,洛珍塔英深知知识力量的强大,他将所学倾注于这片古老土地,成为村民心中的引路人和发展智囊。他以“四项职责”为己任,围绕“五大振兴”,开启了守护与传承萨玛王朝文化的征途。
2021年7月,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洛珍塔英主动向组织请缨,到白玉县的“南大门”沙马乡德拖村驻村,在德拖村他被当地的萨玛文化吸引,萌生传承和保护的意志,而后立足德拖村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实际,在多渠道申报“集体经济”建设和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,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萨玛王朝历史的研究、现有文物的保护,联合县委、县政府先后邀请故宫博物院罗文华教授、四川大学石硕教授等专业人士到实地考察调研萨玛王朝遗址,出谋划策,撰写论文。同时,洛珍塔英利用闲暇时间,通过请老人回忆,查阅资料等方式,理清萨玛王朝历史脉络,并先后在省委党建、县政协、县作协期刊等媒体杂志署名发表数篇关于德拖村文旅资源的文章。
据悉,2022年5月,受强降雨影响,在萨玛王朝遗址所在地,出土文物49件。其中擦擦4个、佛像2尊,瓦片4种类别,共计42个。洛珍塔英第一时间组织村民与驻村工作队成立临时保护小组,对文物进行紧急保护,避免了珍贵遗产遭受破坏。他还组织村民修建文物保护场所,将出土的文物进行保护,供文化爱好者、游客等观赏。
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为德拖村的文化内涵增添了厚重的色彩。在深入研究萨玛王朝历史文化的同时,洛珍塔英还大力挖掘当地红色文化,他经常听村里的老人回忆讲述红军长征在沙马的英勇故事,这些口述历史,不仅丰富了德拖村的文化内涵,还延续了群众对革命精神的信仰与传承。
因为热爱,洛珍塔英始终怀着一颗对历史心存敬畏的虔诚之心,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,不仅让萨玛王朝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,还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,带动了经济收入。洛珍塔英表示:“我希望可以通过对萨玛王朝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,让更多人通过了解白玉文化,实现文旅融合。”
如今,历经风雨沧桑的遗迹,静静地矗立在白玉县的一隅,蒙蒙细雨中,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,在历史的长河里领略着神秘而古老的萨玛文化,踏入其中,每一块瓦片、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,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神秘王朝终将拨云见日,那些藏在文字罅隙中的历史故事以醇厚绵长的智慧与情感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,给民族以生生不息的动力。
文化如水,浸润无声,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:“文化不断流,再传承,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更需要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。”新时代赋予青年新的文化使命,如今,沙马乡德拖村的文旅资源步入新阶段,德拖村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,激活了文化生命力,下一步,德拖村将继续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文化,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